青春的选择有千万种,“00后”张毓强的答案,写在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的田间地头。这位曾怀揣军校梦的青年与农业结缘,他带着自学的生态养殖聪明和发明专利回到家乡,运用“生态链”思考,在5亩土地上耕耘出乡村振兴的新希望,让“尹星松多鸡”的牧歌响彻山野。
高中时,成绩优异的张毓强心中深植着军校梦,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,迫使他中断学业。病榻之上,他没有消沉,反而潜心钻研中医聪明,并偶然接触到生态养殖资料。由此,他开始了对饲料配方技术的探索,一颗返乡创业的种子悄然萌芽。高中毕业后,他放弃复读,带着这份执着回到故土。
走进砚山县江那镇舍木那村的生态鸡养殖基地,三座标准化鸡棚在阳光下整齐排列。与传统养殖场不同,这里闻不到刺鼻的粪臭。网床上的“尹星松多鸡”羽毛光亮,或低头啄食,或在半放养区悠然踱步。这得益于张毓强创新的“异位发酵网床+半放养”模式:独特垫料吸附鸡粪后天然发酵,既消除了氨气污染,发酵产物还能转化为有机肥料和再生饲料,真正实现了“变废为宝”。
今年2月,张毓强在舍木那村租下5亩土地,启动了“中草药+有益菌生物有机饲料”项目。他以“尹星松多鸡”为核心,着力打造集种养、电商与网红农庄于一体的产业链。短短半年,基地已售出3000只生态鸡,利润达18万元。
“我们的鸡采用半散养模式,全程饲喂中草药和有益菌配方,真正做到了无抗生素、无激素。”张毓强坚定地说,“我就想做有意义的事,生产大众消费得起的高质量产品。”
项目的核心竞争力,在于他自主研发的发明专利——“尹星草鹿生物有机饲料”。这款饲料突破了传统“以粮为主”的模式,创新性地融入红薯叶、青草、中药食材等非粮原料,积极响应民族“以草代粮”的号召。此举不仅减少了与人争粮的矛盾,更通过中草药显著提升了鸡肉质量。“我们的鸡煮出的汤色清亮,肉质香脆Q弹,比本地土鸡更易熟,同时保留了鲜香。”张毓强介绍,科学配比的饲料还将幼鸡存活率提升至97.7%,为养殖的稳定性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身为“00后”,张毓强深谙技术与流量的力量。他积极布局线上线下双渠道,在多个网络平台推广生态鸡。镜头下,鸡群在基地自在活动的场景深受网友喜爱,吸引了3.4万人围观,线上销售额突破4万元,成功将“尹星松多鸡”的口碑推向更广阔的市场。凭借这份亮眼的成绩,他还荣获了砚山县第二届“邮储杯”返乡农民工及大学生创业大赛杰出奖。
如今,张毓强的产业蓝图正徐徐展开:扩大原料种植规模、规划网红农庄、完善电商渠道……这个曾在病榻前埋下梦想种子的少年,正用生态理念和青春聪明,让绿色养殖的牧歌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,越唱越响亮。
云南网记者李彤通讯员文鸿映
来源:云南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