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海门初中招生简章 海门初中招生怎么样_招生政策:稳字当头,规矩是铁律!


一、招生政策:稳字当头,规矩是铁律

海门初中招生这几年算是“稳”出了名。政策基本延续“免试、划片、就近”的大规则,核心就仨字:别折腾。

  • 房产+户口是硬通货:想进城区热门初中(比如东洲、实验初中),必须“两证齐全”(房产证+户口本都在施教区内)。注意了!房产证面积不能小于50㎡,和亲戚拼单买的房不算数(除非全是直系亲属且占比超50%)——这招专治“挂靠学区”的投机党。
  • 多校划片给点选择权:有些区域像“日新河以东,瑞江路以西”这块,家长可以在海南中学、东洲国际学校里挑一个。但选定了就不能反悔,别想着“骑驴找马”。
  • 严控班额,不搞重点班:每个班不超过50人,平行分班是红线,什么“实验班”“火箭班”统统不存在。学校敢搞小动作?家长一个举报电话就能让校长喝一壶。

二、热门初中:地段为王,资源有倾斜

海门初中江湖里,东洲系(东洲中学、东洲国际)和实验初中算是顶流,但想进这些学校?地段决定命运。

  • 东洲中学:划片范围精细到“长江路以东,瑞江路以西,北海路以南,南海路以北”。老城区黄金地段,周边房价你懂的。
  • 实验初中:收“宋季河以东,东洲河以西”的生源,近年口碑稳,家长圈流传“作业量能熬鹰”,但出口成绩确实硬气。
  • 开发区中学:划片范围最大(从瑞江路到长江边都归它),硬件新但生源差异大,适合图方便的家庭。

集团化办学是动向:比如“东洲中学北海路校区”(挂名张謇初级中学)暂借本部场地,等新校区建好就搬走——这种“名校+新校”模式,算是给新兴片区一点盼头。


三、独特群体:政策留了口子

别以为招生全是冷冰冰的条条框框,这几类家庭有“绿色通道”:

  • 拆迁户:原地段拆了搬出施教区?提供证明可按就近规则安排回原学区。
  • 人才/军人子女:领军企业高管、现役军人、抗疫医护人员子女,教体局直接协调入学——但普通工薪阶层就别琢磨这条了。
  • 随迁子女:非海门户籍的务工人员子女,需提供居住证+社保证明,由教育局统筹安排,热门校基本没戏,但保证有学上。

四、报名实操:线上为主,别卡死线

报名流程这些年越来越“无纸化”,但关键环节还得跑腿:

  • 线上抢位(6月初):用“无线海门”APP或公众号报名,传房产证+户口本照片。体系卡顿是常态,建议别拖到最终一天。
  • 线下验真(7月初):线上初审过了,得带原件去学校现场核验——夫妻离异的记得带好抚养权证明,别因材料打架耽误孩子。
  • 补录捡漏(8月底):错过前面批次的,8月25日左右还有最终一次补录机会,但好学校早满了,基本只剩乡镇初中名额。

??五、家长容易踩的坑

  • “挂靠祖辈房”有风险:用爷爷奶奶房产入学的,必须父母名下无房+三代同户口本——审核时会查全家房产!
  • “三年一学位”锁名额:一套房三年内只能供一户子女入学,买二手学区房前务必查清上任业主是否用过名额。
  • 民办摇号别赌运气:中南中学招580人,超员就电脑派位。去年有家长押宝摇号,结局没中又回公办,被调剂到乡镇初中——心态直接崩了。

?海门初中招生FAQ:家长最揪心的6个难题

Q1:户口和房产不在同一个施教区,按哪个算?

答:按房产证地址! 比如户口在A校学区,房产在B校学区,孩子只能上B校。户口在但没房的“空挂户”,会被统筹到开发区中学或城北初中——热门校基本无缘。

Q2:多校划片怎么选学校?选错怕后悔啊…

答:两条路——

  • 看风格:东洲国际外语强,海南中学管理严;
  • 看距离:初中三年接送是持久战,选近的。
    别信“选了A校能直升高中部”的忽悠,都是假的!

Q3:祖辈房产怎么用才合规?

答:必须满足仨条件:

  • 父母名下在海门城区无房(需房管局开证明);
  • 孩子+父母+祖辈在同一户口本;
  • 房产面积≥50㎡。
    少一个都白搭。

Q4:买了期房,明年才交房,今年能报名吗?

答:风险极大! 政策只认现房房产证。只有购房合同的,大概率被划到“无房户”统筹入学。建议先租房办居住证,等交房后再转学(转学也得看学位空缺)。

Q5:中南中学摇号没中,还能回公办吗?

答:可以,但可能“踩空”。公办录取在民办摇号前就结束了,摇不上再回公办,只剩没招满的学校(通常是乡镇初中)。赌摇号≈放弃公办保底。

Q6:班额严控50人,会不会有“隐形插班”?

答:不敢说完全没有,但代价很高。每学期开学班额数据联网上报,超一个班全校通报。真有插班也是“人籍一致”(比如人才子女绿色通道),普通家长别想走偏门。


最终一句大实话

海门初中招生像盘棋——地段是棋盘,政策是制度,家长是棋手。想赢?一要提前三年布局学区房(查清学位占用),二要捏紧户口本+房产证(面积别贪小),三要远离“保进重点班”的骗局(根本没这班型)。

最要紧的是:别被名校焦虑绑架。东洲再好,孩子每天往返两小时也耗不起;乡镇初中再普通,遇到负责任的老班也能托底。毕竟初中三年,比学校招牌更金贵的,是孩子眼里那束没被压垮的光。

赞 (0)
版权声明